蒙華鐵路
作者:瀏覽人次:15006發表時間:2019-12-20
蒙華鐵路,起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浩勒報吉,終至江西省吉安市,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正線全長1813.5公里。
蒙華鐵路縱穿南北,途經塞外荒漠、黃土高原,穿越中條山脈、伏牛山脈,經江漢平原到江南丘陵,跨越黃河、長江母親河,沿線部分地區生態脆弱,水土保持工作艱巨。
我公司承擔全線水土保持監理任務。公司具有水利工程施工監理甲級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監理雙甲級資質,是全國首家獲得水土保持甲級資質的單位,主持或參與完成了《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規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監理規范》等多部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編寫出版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監理理論與實務》《水土保持工程監理》《水土保持工程質量控制》等多部專著。我公司承擔過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川氣東送、中緬輸油輸氣管道、大西高鐵、蘭新高鐵、鄭徐高鐵多項全國重點項目的水土保持監理工作,在水土保持監理行業有較高的信譽和知名度。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水土保持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縱觀蒙華鐵路從籌備到全線開通的日日夜夜,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施工現場有條不紊;丈量蒙華鐵路經過的每一寸土地,青山綠水依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蒙華鐵路公司充分發揮監理等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單位優勢,提前開展水土保持自主驗收調查技術評估工作,自覺接受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積極整改問題,實現了全過程、全方位協同共筑綠色鐵路的目標。
他們委托我公司開展全線水土保持監理工作。我公司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即使面對全線地形地質地貌復雜、水土流失類型多樣的困難,發揮自身優勢,科學布局,精準施策,科學規范做好水土保持設施建設管理,努力為建成綠色蒙華鐵路、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做出重要貢獻。
創一流企業 對業主負責
我公司在進入施工現場后,遵照水利部實施水土保持工程監理的有關規定,推行監理責任制,堅持公平、公正、科學、務實的原則,本著對國家負責、對業主負責、創建水土保持監理工作領域一流企業的目標,對工程各施工標段實施了嚴格的管理。
該項目線路長,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確保監理工作規范到位,我公司舉全員之力,選拔骨干力量,成立了蒙華鐵路水土保持監理部,同時成立4個監理分部,分別為蒙陜監理分部、晉豫監理分部、湖北監理分部、湘贛監理分部。公司挑選管理經驗豐富、能力強的一名副總監理擔任該項目的總負責人及總監理工程師,抽調40多名技術骨干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參與現場監理工作。
公司一線工作人員牢記“團結、服務、敬業、自律、開拓”的公司宗旨,發揮能吃苦、能戰斗、能忍耐、能奉獻的精神,團結一心,迎難而上,積極進取,依法依規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嚴把工程質量關,積極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水土保持技術問題,督促各參建單位積極履行水土保持義務,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節點目標任務,為全線水土保持設施建設順利通過驗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公司人員進場后,及時會同建設單位、主體工程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對工程現場進行了摸底排查,建立了水土保持工程問題庫,提出了有關水土保持設施整改要求;根據相關技術規范、規程及《水土保持監理實施細則》進行了水土保持項目劃分,對水土保持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質量進行評定,對存在問題的部分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按照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設計或施工圖設計,對水土保持措施落實情況、實施效果進行檢查;對存在缺陷的區域,要求施工單位及時補充完善,嚴格控制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不畏艱難,砥礪前行。針對風沙區、黃土高原區、土石山區、低山丘陵區、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聯合設計單位堅持“一地一策”,制訂精準化施工方案,明確各個施工標段水土保持任務,做到主體工程和水保工程統籌推進、同步交驗。
我公司嚴格管控施工單位的施工作業行為,將取土場、棄渣場、施工便道、路堤路塹、橋梁基礎、大臨工程等分部工程納入“首件工程”管理,真正做到施工流程合理、施工行為規范、防治措施及時;嚴格管理施工過程中的臨時防治措施,做到及時擋護、及時苫蓋、及時修建排水設施。
依法合規,超前謀劃;保護優先,預防為主。截至目前,全線實際使用取土場、棄渣場504處,較批復方案優化取消238處,減少占地2147畝,利用棄土、棄渣新增耕地1651.4畝。項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批復數量100%,植物措施完成批復數量100%,水土保持臨時工程完成100%。
蒙華鐵路的水土保持工作受到各級主管部門、沿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亮點紛呈,捷報頻傳。蒙華鐵路公司晉豫指揮部管內多個工點,如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以及劉村、中湖潮、高陽山等21處棄渣場,老墳凹、大山寨2處取土場,洛寧西站、盧氏站2個車站等,在全線率先被授予了“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示范工程”的榮譽稱號,起到了良好的以點帶面、示范引領作用。
2019年9月5日至8日,蒙華鐵路公司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會議,蒙華鐵路順利通過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
攻堅克難 竭誠服務
我公司一線工作人員克服點多、面廣、線長等困難,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形勢下,團結一心,迎難而上,積極進取,依法依規有序開展監理工作,指導、協調解決工程中遇到的各類水土保持技術問題,并適時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節點目標任務。他們的足跡從南到北,成了蒙華鐵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贏得各參建單位的一致好評,為工程如期開通和國家生態文明工程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李菲,是我公司副總經理、蒙華鐵路項目技術總負責人。李菲善于經營管理,時刻為項目費心費力。同事評價他:“事無巨細,總能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讓人放心地跟他出門。”
劉占雄是蒙華鐵路項目的全線水保副總監理工程師兼湖北段總監代表,還是全線水土保持技術負責人。他有著較多的鐵路工程水保監理經驗,如寶蘭高鐵、大西高鐵、濟青高鐵等,都有他的一份貢獻。劉占雄在工程開工的第一時間就去了一線,之后按照時間節點在沿線7個省區之間來回奔波,常常幾個月一直待在工地不回家。他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忘我的工作精神,獲得了同事、領導點贊。
他本著服務業主的精神,協調施工方,積極與有關指揮部聯系,多次召開蒙華鐵路項目湖北段水土保持工作問題反饋會議及視頻會議,多次溝通,組織人員深入現場;本著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開展現場核對,指導施工企業優化設計和施工方案,完善水保措施,使工程在驗收會議之前通過水保驗收,給業主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黨現宏,是我公司技術部副主任、蒙華鐵路項目湘贛段總監代表。今年夏天,黨現宏幾乎天天到施工現場查看,每一個棄渣場都有他的足跡。當時高溫酷暑,他的上衣不一會兒就濕透了。這一幕被同事拍下來發到微信朋友圈,他不僅在公司“走紅”了,他的照片也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組織的“身邊的感動”主題攝影展上榮獲二等獎。
段陜清,是蒙華鐵路項目晉豫段總監代表。他是這個項目部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做事總是很仔細,平時戴著老花鏡仔細看圖紙,查看現場時風風火火、一絲不茍。同事這樣形容他:身上時刻都散發著“老黃牛”精神。
王存榮,是蒙華鐵路項目蒙陜段總監代表。他不善言談卻事必躬親,在技術上總是精益求精,常常開車去現場找問題。
在蒙華鐵路項目,這樣的人、類似的事不勝枚舉。服務優質工程、贏得客戶滿意是他們不變的追求。
科技創新 保駕護航
我公司扎根古城西安,立足黃河流域片區,服務全國生產建設項目,以高新技術為抓手,專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致力水利工程建設監理事業發展,為祖國的秀美山川和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在蒙華鐵路項目監理工作中,公司使用高分遙感技術,提取項目區域范圍內裸露地面信息,對項目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研判,并利用實地抽樣調查結果進行精度評價。公司使用遙感信息提取軟件易康,以領先的影像分析技術服務蒙華鐵路水保驗收工作。易康是目前所有商用遙感軟件中第一個基于目標信息的遙感信息提取軟件,采用決策專家系統支持的模糊分類算法,提出了革命性的分類技術——面向對象的分類方法,大大提高了高空間分辨率數據的自動識別精度,有效滿足了科研和工程應用的需求。
考慮到水土保持“天地一體化”的監管需要,近幾年,無人機技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旋翼無人機以其影像實時傳輸、高危地區探測、成本低、機動靈活、能有效彌補傳統水土保持研究方法的諸多不足等優點,成為公司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中應用的新手段。同時,公司利用Pix4D航測數據處理系統,將無人機航拍圖片快速、全自動轉換成高精度、帶有地理信息的正射影像及三維模型。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科技創新保駕護航。公司將以先進的技術、嚴格的管理、嚴謹的態度、規范的流程,竭誠為廣大工程建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是生態環境的根基。我公司用自身的實力和汗水為蒙華鐵路項目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交出了一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完美答卷。